安徽省人社廳聚焦服務產業發展和就業創業,深入推動實施“新八級工”制度,突出在“高”“質”“量”上做文章,持續為技能人才成長發展搭臺賦能,著力建設技工強省。
“高”字引領
堅持高位推動,省委將技能人才工作納入年度工作要點,省政府出臺支持技工強省建設若干政策。持續擴大用人單位評價自主權,實行技能人才技能等級“企業說了算”,企業通過直接認定、越級申報、破格評價等方式,累計認定高技能人才3.38萬人。建立“高技能人才統考周”制度,今年首次16個市、100家社評組織參加5月統考周,評價服務高級工以上1.23萬人(其中技師、高級技師887人),機構數和參評人數同比提升400%、392%。突出技能考核,支持高職和應用類本科院校開展應屆畢業生技能評價,首批試點院校2800人取得高級工證書。打破技能人才成長“天花板”,7人獲評全國首批首席技師、58人較早獲評特級技師。今年以來,全省新增高技能人才11.24萬人,占新增技能人才的比例同比提升9%。
“質”字護航
完善管理制度,制定技能人才評價五項規程、兩項指引,在全省統一編發指導手冊、制度樣本。推行星級制度,連續第二年開展全省社評組織年度質量評估,評出五星級64家、四星級136家,三星級以下72家納入整改,五星級機構占比由14%提升至23%,不合格機構占比由13%下降至10%,累計11家機構終止備案。完善監督機制,引入會計師事務所常態化實施第三方質量抽查回訪,支持行業自律,組建現代服務業技能人才評價聯盟。加強隊伍建設,累計培訓認證考評人員1.98萬名、質量督導員600名,開展業務輪訓600人次。編制7個新職業評價標準規范,開發10個緊缺職業省級題庫。建成省集中信息服務平臺,實現評價活動申報“一次不用跑”,持續減環節、壓時限,實行企業自主評價備案7日內辦結。
“量”字增效
合理布局、錯位發展,全省備案評價機構883家(其中企業477家、技工院校53家、社評組織353家),職業工種達1400個,頒發職業技能等級證書126萬本,其中十大新興產業新增技能人才16萬人,形成以企業為主體、技工院校為基礎、第三方為補充的評價體系。聚焦先進制造業,選樹技能人才自主評價先進規范企業30家,復制推廣經驗,首批帶動51家規上企業開展自主評價。發揮商協會作用,全省遴選93家商協會為會員單位提供服務,累計4.4萬名企業職工參評晉級。貫通職業發展通道,出臺國(境)外職業技能比照認定辦法,1名臺灣同胞換發高級工等級證書,實行專技人才參加技能評價對應理論科目免試,首批368名專技人員認定為高技能人才。截至6月底,全省技能人才總量達到702萬人,其中高技能人才207萬人。